专利·法务·贯标·商版
新闻资讯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系统化、优质化、高效化的知识产权纵深服务
行业新闻
手机打的:手机摇一摇就能打车,堪称打车神器
发布者:城市商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5-03  浏览量:2290次
摘 要    手机摇一摇就能召车。随着手机应用越来越智能化,各种打车软件应运而生,迅速蹿红,被潮男潮女冠以“打车神器”名头。


  在苏州,这种新兴的第三方电召服务平台还只是初露头角,虽然舆评不错,但安装这一软件的司机并不多,实际使用极其有限。其中违规加价、监管困难等问题还有等解决。

  不过,苏州运管部门对此态度比较积极,和许多城市一禁了之不同,正积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加以规范引导,并有两款软件已得到“官方认可”。“APP时代,它是一个潮流。未来的前景应该是不错的。”


  打车软件悄然蹿红司机加入并不很多

  最近,手机达人一定对“嘀嘀打车”这款APP软件不陌生。在热门排行里,这款免费软件还很靠前。

  据称,乘客只需在智能手机下载这款打车软件,就可以看到周围5公里内行驶的出租车,对着手机说出所在位置及目的地。司机一旦接单,该出租车在地图中就会显示出车行路线,乘客可随时查看出租车的位置。

  记者也试着安装了这款手机软件。打开软件,首先是一个手机验证,输入本人手机号码后,会收到一个验证码。验证通过以后,就可以进入使用软件了。可以看出,验证过程就是将软件和手机号码实现绑定,方便接单的司机联系。

  进入主页面后,背景是一张电子地图,并用蓝点标注着用户所在位置。页面下方有两个选项,分别是“预约用车”和“现在用车”。点击“现在用车”后,可以选择等待时间和加价金额,然后按住说话,对着手机说出自己所在地和目的地。完成后,这一召车信息便会自动推送给附近已经纳入到这一电召服务平台的司机。司机收到推送信息后,如果愿意接这一单生意,便会“抢单”。成功后,驾乘双方按预约的内容提供服务、支付金额。

  可能安装并使用嘀嘀软件的的哥不多,记者昨天下午分别在桐泾公园、十梓街等市区几个地方使用软件召车,但推送信息都没人应答。

  事实上,打车软件可不止“嘀嘀打车”这一种。打开APP键入“打车”关键字,会跳出几十个免费打车软件。

  使用方便隐患不小监管缺位是个关键

  打开打车软件的评价,可以发现叫好的也有,担忧的也有,争议不小。

  “智能化手机应用在未来是大方向,但目前,手机打车软件存在的隐患也非常明显。”作为业内人士,市出租车电调中心的费欣毅对打车软件的看法比较客观。

  费欣毅介绍说,出租车电话召车的好处显而易见,目前苏州的电召流程是这样的:乘客拨打召车电话,选择普通出租车和电召专用车,电调中心的话务员记录召车人信息,并推送给匹配的出租车司机,看到召车信息后愿意的出租车司机就会应答,然后双方根据约定完成这次召车服务。

  手机软件召车与传统电话召车相比,最大的变化是少了一个人工登记的过程,借助发达的GPS,信息会由系统自动推送给匹配的出租车司机。乘客呼叫和司机应答部分,其实是大同小异的。“因为再发达的电调中心,其热线也是有上限的,在早晚高峰,热线会出现打不通的情况,系统自动转送,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但目前一般打车软件的隐患也很明显。”费欣毅说,通过电调中心这个平台召车,整个过程都处在监管之中。就算发生了纠纷,也可以实现追溯,认定责任。但软件企业开发营运的打车软件,却不在这个监管之下,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因为准入标准是企业自己定的,那通过软件应答的车辆是不是“黑车”,都很难说。另外,电召出租车很重要的一点是诚信体系,我市的电召服务,全程可追溯,对于爽约行为,无论是乘客还是的哥,都有明确而详细的处罚。但使用打车软件发生爽约了,谁来对失约方做出处罚呢?

  “自愿加价”看来很美如此浮动难得认可

  破解打车难,似乎是打车软件应运而生的一个主要卖点。破解的方法则集中在一点:自愿加价。

  对于乘客来说,信息是人工登记还是系统自动登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想要用车的时候,例如最难打车的早晚高峰,能不能尽快打到车。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打车软件似乎就是“巧妙”运用了这一点。据了解,目前的主要打车软件,大多有一个“加价叫车”功能:始发地或目的地较为偏僻以及拥堵地区的乘客,可以选择自愿加价,加价金额分为“5元”、“10元”、“20元”,以小费形式付给司机。用金钱来刺激的哥的积极性,看起来确是很市场的一种手段。

  然而,目前叫车软件存在的争议,其焦点似乎也正在于此。

  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发现,市民对“加价叫车”这一特殊功能的评价分歧很大:有的认为,高峰期打车难,适当加价可以接受,这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 不过也有人反对,认为这是变相涨价,长此以往只会把的哥“宠坏”,助长拒载之风,时间长了,最后吃亏的是乘客。

  对此,市客管处则明确表态,这种方式会扰乱出租车市场秩序。我市的出租车都是以计价器打表计价的,如果“加价”部分以“小费”来支付,那乘客如果到了目的地拒付“加价”的“小费”,的哥找谁“说理”去?

  新生事物有待引导与其封堵不如介入

  如很多新生事物一样,打车软件尽管出现时间不长,但来势凶猛,在国内很多城市开始风行。而其显而易见的漏洞和隐患,也让其走进了政策困境之中:在武汉,“嘀嘀打车”被传因为加价功能遭禁用;在北京,交通委表态将对部分软件“加价叫车”业务进行清理。

  对新生的打车软件,苏州似乎还是宽容的。有两款软件,还拿到了“官方认可”。在他们看来,无论是电话召车还是软件打车,最终目的都是让市民更方便地打到车。有了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两者不是矛盾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今年春节前推出的手机APP软件“苏州行”,便有一个召车功能。和其他打车软件相比,“苏州行”除了没有“加价叫车”功能,其他功能基本一致。之所以认为拿到了“官方认可”,是因为“苏州行”的召车系统,被接入到了苏州市出租车电调中心的大系统之中。这样一来,“苏州行”可以使用电调中心大系统的资源,比如全市有营运资质的正规出租车,都能在匹配的范围内,接到召车人信息;但同时,使用“苏州行”也会被纳入到相应的监管之中,比如爽约的话会被拉入黑名单。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通过规范引导的办法也帮助这一新生事物的成长。

  从电调中心统计的数据来看,目前我市电召出租车日均在12000-13000次,比去年增加了2000-3000次,但使用叫车软件召车的情况,还非常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打车神器在苏州还不叫座,一方面是乘客的习惯还没有培养起来,另一方面与的哥的选择也有很大关联。记者就打车软件问题随机采访出租车司机时,他们大多表示,目前电话召车还是“供不应求”的,撇去乘客爽约等情况,召车的人远比应答的车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