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法务·贯标·商版
新闻资讯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系统化、优质化、高效化的知识产权纵深服务
行业新闻
成都高新区20年 梯形融资模式服务中小企业
发布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北京)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2-23  浏览量:2435次

    这里,每天都能看到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

    这里,每天都在上演创业者的创业故事。

    这里,正在演绎打造国际一流高端产业基地和现代化新城的创新传奇。

    这里就是成都高新区,将科技创新之火变为燎原之势的我国西南腹地。

    20年,文明繁衍,岁月交替。而成都高新区始终坚持创新,从未改变。

    20年,成都高新区以创新激发活力,不断跨越、不断超越,如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已跃居全国高新区第二位。

    20年,成都高新区用创新书写历史,用创新完成蜕变,用创新引领未来。

    20年创新发展之路

    成都高新区始建于1988年,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首批国家高新区之一;2000年被批准为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科技工业园区,并在园区内设立成都国家级出口加工区;2001年在中国西部地区第一个通过ISO 14001中国认证和英国皇家UKAS国际认证;2006年被科技部确定为全国首批6个“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之一。

    20年来,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一宗旨和国家火炬计划旗帜的引领下,在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成都高新区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环境建设、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多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开发区、火炬计划先进管理单位。

    20年间,成都高新区已从最初的2.5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30平方公里,生产总值从1991年的6000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534.7亿元,并形成三大主导产业和六大产业集群。园区容纳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2.3万家,入驻世界500强企业超过5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563家,占四川省的41%,占成都市的60%;软件企业超过600家,全球软件前20强中有13强落户园区;世界通信行业五大巨头已全部入驻园区。截至2011年9月,成都高新区聚集高学历企业家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2万人,其中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1万多人、博士以上学历2000多人,留学归国人员1400多人,目前已有中央“千人计划”入选者12名、四川省“百人计划”入选者25名,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位居前列。

    成都高新区一直十分重视科技孵化,建成了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全国最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载体,形成了多层次创业孵化服务体系,聚集在孵企业1700家、专业人才5.2万名,累计毕业企业上千家,培育出国腾、迪康、海特、成飞集成、硅宝等13家上市公司,园区还拥有11个国家级专业基地,成立了10多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创新创业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

    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在谈到成都高新区的发展历程时表示,20年来,成都高新区这个位于中国内陆的国家高新区一方面肩负着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使命”,另一方面承载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区域责任”,产业规模从小到大、综合实力由弱变强,如今园区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已经“链接”全球,引领成都、四川产业走向高端,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在2008-2011年,科技部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成都高新区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四、中西部地区第一。在2011年科技部国家高新区最新排名中,成都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位居全国第二,知识创造与孕育创新能力、产业化与规模经济能力居全国第三。

    成都高新区结合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背景,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区域跨越发展的战略使命,不断深化对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和运用,结合成都的地缘条件、城市人文底蕴和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全面审视和思考园区产业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策略和路径,修订完善了产业发展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及系列子规划,回答了“发展什么产业、怎样发展产业”的问题。成都高新区坚持把有限的资源向产业倾斜,在土地规划布局、城市功能设计、财政资金调度、重点招商项目选取等方面,紧紧围绕产业规划、坚决服从产业规划。经过多年的坚持和努力,成都高新区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和集成电路、光电显示、软件及服务外包、电子终端制造、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六大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了第二、第三产业共生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格局。

    20年来,成都高新区经历了筹建期、创业期、成长期、跨越期四个阶段。

    筹建期(1988-1991年):成都高新区筹建于1988年3月,起步区面积2.5平方公里。1990年2月获科技部批准,规划面积24.6平方公里,先期开发2.5平方公里。1990年8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成都高新区管理委员会,为成都市政府派出机构,负责起步区的建设开发、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

    创业期(1991-1996年):1991年3月6日,成都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总面积21.5平方公里。1992年10月,以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为国有资产的代表,发起成立成都倍特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与倍特公司管理机构合署办公。获批为国家高新区后,成都高新区进入创业期,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

    成长期(1996-2007年):1996年3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将成都高新区的面积调整为47平方公里,同时成立中共成都高新区工作委员会,作为成都市委派出机构,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与管委会合署办公,行使市级管理权限,统一管理园区内的党务、行政、经济和社会事业。2001年,科技部同意设立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现代中药产业。同年12月,成都市政府将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扩大为35.5平方公里。2006年10月,成都高新区被科技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

    跨越期(2007年至今):2007年以来,成都高新区进入产业层次升级、创新能力增强、产业规模做大的跨越发展阶段。2007年,园区规划面积扩大至87平方公里,2010年再次扩大至130平方公里。在这一阶段,成都高新区产业日益“链接”全球,成功培育了三大主导产业和六大特色产业集群,成为中西部高端产业招商引资成效最显著、创新创业资源最富集、对区域经济拉动最强劲的区域之一。2008年以来,在科技部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成都高新区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第四、中西部地区第一。

    让创新成为一种本能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在成都高新区,创新的内涵更加丰富,它不仅代表了科技创新,还包括服务创新、制度创新、机制体制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

    今天的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格局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生质变。美国西北大学博士后段江两年前开发了一款与图像处理有关的应用软件,在苹果软件应用商店的销售排行榜上进入了前20名。段江还记得,那时几乎所有的朋友都以为他会顺势拉上一笔投资,然后在美国硅谷创业。可是谁也没有料到,这位拥有多项国际专利的年轻人最终放弃了硅谷,将事业的起点放在成都高新区。

    段江和他的伙伴深切感受到,在成都这个被外人视为“节奏缓慢”的城市,他们的生活“完全翻了一个个儿”,“昼夜工作”成为了他们生活的常态。

    “这里充满了创业的气氛,非常吸引人。”段江笑着说。截至今年,在成都高新区,由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已达314家,如果算上本土创业者,这个数字将变成1700多家。“奥拓变奥迪”的奇迹在这里司空见惯。前一年雇员还不超过5人的初创科技企业,一年后或许就能迎来风投机构的“疯投”。

    人才是创新的基础。成都高新区制定实施了《成都高新区鼓励高层次人才进区创新创业实施办法》。成都高新区第一任书记张学果还记得,园区要建第一个孵化器的时候,他曾经向有关部门申请300万元经费,对方惊讶地问他:“300万元,你这是要养多少只鸡啊?”而截至去年年底,园区已成为拥有24家孵化器、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全国最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载体所在地。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将事业放在高新区,放在成都。一项统计数据显示,电子科技大学的本科生中有近80%并非四川人,毕业后选择留在四川的却多达60%。成都高新区投资服务局局长姜斌则介绍,过去华为公司每年在电子科技大学招聘600人,现在华为设立了成都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学校友都抢着要回来,最后只好“抽签”决定。

    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天府人才行动”陆续登陆“北上广”,5月29日其首场招聘活动在北京中关村启动。据介绍,仅北京站专场招聘就提供了150余种职位、1000余个就业机会,包括TCL、通用电气、腾讯、ASM、联发芯、育碧、迈普等22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赴京揽才。

    为吸引高层次人才到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加速人才聚集、引领产业发展,《成都高新区鼓励高层次人才进区创新创业实施办法》已于今年8月制定实施,并制定了“125”计划,即5年内在主导产业领域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引进1000名从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其中20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50人入选四川省“百人计划”。这些措施的实施加快了成都高新区打造全国一流“人才特区”的步伐。

    成都高新区一贯重视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服务型政府。事实上,在1992年成立之初,成都高新区就推出了“一站式”企业服务体系,该体系实施第一个月便引进、审批32个投资项目。踏出关键的第一步后,成都高新区前行的步伐开始加快。1996年,成都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发展的决定》,及时调整了成都高新区的管理体制。根据“小机构、大服务、高效率”的原则,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内设一个办公室和10个局,同时还成立一级财政并设立金库。此后,成都高新区法院、检察院、工商分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等机构相继成立。

    这种管理体制的设置一举打破了传统行政架构中“条块分割”的局面,每个局都是一个综合部门。这种体制不仅减少了人员,而且整合了资源,提高了效率。

    过去外国投资者提出:“我们搞不懂那么多公章和程序,能不能一个窗口进去,一个窗口出来?”在成都高新区政府服务中心的“一站式”服务体系改革中,设立企业原本须经过的7个审批环节被缩减到4个,原来需要5-8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审批缩减到50分钟,原先需要68个工作日完成的项目报建审批现在只要17个工作日,而企业要做的只是把“材料递交到一个窗口”。

    “以创新立命的成都高新区,正是用不断完善的体制机制,拉近成都与世界的距离。”成都市委常委、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敬刚在一次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成都高新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高新区要“弃机关化、弃衙门化”。“服务型政府一定是一个‘快政府’,管理型政府难免是一个‘慢政府’,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事实上就是一个由慢变快的过程。”在成都高新区,这样的观念已成为园区上下共识。

    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成都高新区成功地把“软环境”变成“硬实力”。创业初期虽然困难重,但成都高新区始终矢志创新。经过创业者们的共同奋斗,1995年成都高新区工业产值达到36.9亿元,实现利税7.9亿元。“八五”期间成都高新区共计新增产值76.7亿元,实现利税16.46亿元。其间,1993年8月成都高新区被原国家科委评为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4年被四川省政府评为四川省先进开发区。

    20年前,张学果奉命筹建成都高新区时,整体规划面积仅有2.5平方公里,而张学果的团队只有区区3人。当时有领导曾对张学果开玩笑:“整完这2.5平方公里,你也就该退休了。”没有人能想到,20年后成都高新区已经扩展到130平方公里。预计今年成都高新区集中建设区GDP将超过700亿元,经济增长速度超过25%。

    一个更加引人注目的预测数字是,在“十二五”规划中,成都GDP将占四川的1/3强,而成都高新区的GDP将占成都的1/3强。

    “成都高新区正在成为成都乃至四川的发展新引擎。”汤继强坦言:“我们希望高新能拽着成都跑。”

    在成都高新区,“弯道超车,直奔高端”、创新性地“反梯度”承接产业成为多年来的发展基调。

    “在我们的产业规划中,坚持对每一个企业都精挑细选,如果不是高附加值高就业率的企业,即便是税收贡献再大,我们也坚持不要。”汤继强说:“这就像熬汤一样,可能一开始慢一点,但这种有选择的‘慢’才换来了成都高新区发展的‘快’。”

    正因为如此,在招商方面,成都高新区始终围绕高端产业进行招商,从而奠定了高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整体格局。在过去的一年中,产业集聚效应正以井喷式的速度在成都高新区凸显。2010年9月,戴尔与成都高新区签署协议,在园区建立基地;2010年10月,德州仪器、达尔科技及联想签约入驻;2010年11月,奇宏签约;2011年1月,冠捷科技集团与成都高新区签署了投资合作协议;2011年4月,EMC全球卓越研发中心落户成都高新区;2011年8月,WatchGuard研发中心在天府软件园开业。

    有一个细节可以佐证这种直奔高端的产业定位特色。根据成都空港货运站服务有限公司的统计,10年间货运站从70%的国际货运为服装和农产品转变到了如今超过50%都是IT产品。

    “产业是成都高新区的生命线。”敬刚多次强调。

    在成都高新区建立旗舰基地的戴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闵毅达表示:“我们能感觉到,在成都的背后,整个四川省都在支持这个项目。”

    “成都孕育高新,高新反哺成都。”汤继强表示,“未来,西部看成都,成都看高新。”

    这种“高新拽着成都跑”的态势,某种程度上可以在物流这一重要指标上得以体现。长时间困扰这座城市的“蜀道难”问题,正被成都高新区迅猛发展的需要“倒逼”逐渐解决。


    2003年,为运送英特尔的芯片,成都开通了直飞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航线,“很快就成了最爆满的航线”。去年年初,成都又在国内首开飞往印度软件业中心班加罗尔的直航班机,在此工作的印度工程师每次回家可节省至少8小时。

    现在这里的32条国际航线和76条国内航线已经让“世界变平”不再只是一个预言。从成都起飞,3小时到达首尔、6小时到达东京、10小时到达伦敦、12小时到达巴黎、15小时到达纽约。如果经欧亚大陆桥前往阿姆斯特丹港,则只需17天,甚至比从上海的港口出发还要快6天。

    速度,似乎正越来越成为成都高新区乃至成都市最新的特征。“现在的成都就像水里的一只鸭子。”观察人士评论道,“看上去,它依然慵懒,但在水下面,它的脚可是‘噼噼啪啪’地在踩水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