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法务·贯标·商版
新闻资讯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系统化、优质化、高效化的知识产权纵深服务
行业新闻
卫生局水电初中学历6旬老翁创6项专利 怕受骗未进行推广运用
发布者: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28  浏览量:2262次
   这几天,平利县老县镇太山庙村的赵德福老汉有点激动,他的一项小发明“秸秆树枝压缩整形燃料”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已收到。老赵按照自己前几次申请专利的惯例推测,这一项专利也基本成功了。此前,他已6次成功申请专利了。不过,赵德福也有困惑,就是如何能让这些“惠农”专利在实际中发挥作用。

  现场演示压制秸秆变压缩燃料

  今年67岁、只有初中文化的赵德福是当地有名的“科技迷”。年轻时,一个工地上需要运送石头,人力运输效率不高,老赵就按照书上所说,仿照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制造了简单的木质器材,老赵因此名声大振。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赵德福所在的村成立了科技协会,赵德福搞发明的心劲更高了。传统水稻育苗,人工移栽费时费力。老赵经一番琢磨后,发明了“泥钵育苗放种器”。而这次申请的“秸秆树枝压缩整形燃料”,符合国家提出的“绿色、节能、环保”理念。

  11月18日,记者在赵德福家看到,他有三四间简易实验室,每项发明都在家里有一个供操作的模型。

  老赵向记者演示了他的“秸秆树枝压缩整形燃料”的生产过程。他先在一个箱状模子里添加上秸秆等农家常见的有机原材料,用一个长长的杠杆进行了数次挤压,这些秸秆便压缩成块状物。老赵把制作好的两三块“压缩燃料”塞进灶里,在鼓风机的作用下,一会就冒出蓝色火焰,几分钟就把一锅水烧开了。

  赵德福说,现在煤炭等地下能源有限,秸秆到处都是,如果把这些东西合理利用,用这种原理把秸秆进行机制,作为火力发电的燃料,那是取之不尽的资源。

  发明者一提推广运用直摇头

  从2004年起,赵德福根据自己农村生活的经验,基本上以一年申请成功一项专利的速度,先后申请了泥钵育苗放种器、软泥制钵器、太阳能热储传器、封闭积温燃烧炉、水稻窄带地膜覆盖培育大苗、匀秧用育苗小纸盒等6项专利。“大概花了三四万块钱。”老赵说。

  不过,一提起这些技术的推广运用,老赵直摇头。他说,自己的影响力有限,根本无法推广。曾经和有关部门联系,人家看了他的这些发明后,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就没有下文了。

  在老赵家,记者看到一些来自全国各地、信封上标明“收费型服务”要求合作的信件。老赵说,这些大多是“骗子”,自己不会上当的。到目前为止,老赵的这些专利没有一项得到推广运用。

  专利代理申报专利只看上报材料

  赵德福的一些专利证书上标明是由“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代理申请的。为此,记者联系到该公司一位彭姓工作人员,她说,其实专利申请并不神秘,对申请者没有学历、科研背景等要求。只要申请者把申请专利的内容按规范填写,再附上图纸,提交给他们公司后,公司会进行审验,觉得可行的就将材料提交给国家知识产权部门。

  记者询问,是否需要专利审批部门派人审验一个发明创造的可行性?她说,不需要,只看上报材料就可以了。她说,一个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批大约花费在2000元左右。至于一个专利是否能够进行推广、有没有推广价值,这是申请者个人的事。

  相关人士专利数量不是越多越好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马建飞介绍,根据《专利法》规定,只要具备新颖性就可以授予外观设计的专利权;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就可以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因此,专利权的获得并不意味着该发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马建飞说,专利权获得后,要缴纳相应的年费,这对于非职务性发明者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因此,专利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有些没有经济价值的发明,是否申请专利需要慎重。

  据悉,2010年,我省申请专利22949件,申请量列全国第13位、西部第2位,其中实用新型专利7939件。从产品到商品,是应用科技成果价值的最终体现,而相当一部分专利难以转化成技术成果。本报记者田德政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