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法务·贯标·商版
新闻资讯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系统化、优质化、高效化的知识产权纵深服务
行业新闻
应重视推进实施高校知识产权战略
发布者:中国教育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1-22  浏览量:2285次

 

  2008年,我国启动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高校真正发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源头作用,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关键。

  高校知识产权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高校知识产权战略是高等学校在推进高校总体发展战略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的总体谋划与策略。知识创新是高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着眼长远发展,高校应将知识产权战略纳入高校总体发展战略,使其贯穿于高校发展管理的各阶段、各环节。

  高校知识产权战略是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关键支撑。高校作为知识生产和技术创新的重要生长点和辐射源,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高校在国家科技攻关中充当主力军,发挥着核心作用。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通用项目中,高校获奖比例均超过70%,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达到54.5%。高校在参与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同时,也完成了大批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为发展新技术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高校知识产权战略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保障。从宏观来看,高校知识产权战略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微观层面战略,但其在推进国家层面战略中起到核心关键作用,其叠加效应制约着国家战略的实施进展。高校知识产权战略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关系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全局,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整体工作相对滞后

  自从1985年我国实施知识产权制度以来,特别是1999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后,高校知识产权工作逐步开展并得到加强。但总体来看,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整体工作相对滞后,与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

  知识产权管理意识薄弱。一些高校缺乏知识产权战略意识,重视有形资产管理,轻视或忽视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管理。普遍存在“急于发表论文,忽视申请专利,重成果轻专利”的现象,多数学校在教师职称评定、晋级奖励以及绩效考核中仍以发表论文数、科研项目数、经费数、获奖成果数等作为重要指标。多数科研人员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完成课题研究往往以发表论文、成果鉴定、学术研讨等形式公之于众,大量科研成果未能得到知识产权保护。

  管理制度和机构不健全。抽样调查显示,只有36.4%的高校设置了知识产权办公室或在学校科研处下设专利科,仍有18.1%的高校既无专门的专利管理机构,也无专人管理;10%的高校没有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高校普遍缺乏严格的技术成果保密制度和健全的实验室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签约制度、知识产权登记和界定制度、评估与成果转化制度等。

  知识产权流失现象严重。高校教职工存在私自使用、许可、转让学校的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等现象。调查显示,近30%的高校存在科技成果被窃取或随人员流动而流失等现象。科技成果产权不明晰,知识产权管理经费不足,使得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偏低。高校专职从事知识产权管理、熟悉知识产权实务的人数偏少。高校的许多知识资产也未能被“激活”,专利实施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7.2%的高校专利,包括许多原创型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因种种原因未能实施,只能束之高阁。